close

images.jpg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1UE008C.jpg

一口氣看完宮部美幸的"火車"和東野圭吾的"嫌疑犯X的獻身(容疑者xの献身)",DuoMao問我喜歡哪一本?我想了很久.....

前陣子趁著過年9天假期,到書店抱了宮部美幸的"模仿犯"上下集回家,K的我晚上頭皮發麻,卻又捨不得就此放手,晚上居然還做噩夢勒.......
但是"模仿犯"從連續殺人的主題出發,感覺題材並不特殊..不過她鋪陳及繁雜姓真的令我佩服(因為我不是寫書評的,感想也往往單調的可以~~)

拿到消費券之後,我又回到書店逛逛,居然又看到宮部美幸的新書"火車"(放在新書區,不過我回來看,居然是她1992的作品),什麼樣的犯罪故事會跟金融有關?內線交易?併購黑幕?
禁不住好奇,我買下了"火車"...
轉身又看到東野圭吾的"嫌疑犯的獻身",書皮表面的劇情介紹並不吸引我.....由愛情為主軸的"犯罪",不就愛不到把人幹掉嗎?這種懸疑小說多到氾濫了~~~不過衝著它佳評如潮和福山雅治的照片,就順手拿了它.....

"火車"的大意是在說:在國家經濟高度成長的時候,信用卡的誕生為必然的趨勢,它讓人民可以不需要手握現金也可以先享受服務,靈活的資金運用也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,這樣子的消費行為當然成為國家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~~但是信用卡的便利性,卻導致了過度的負債膨脹,使用人因為習慣性的預支現金及擴張信用,漸漸的陷入高本息的償債噩夢當中.....故事的嫌疑犯就是信用卡制度下的受害人,為了躲避無法償還的債務,只好奪取別人的身分繼續活下去......
宮部美幸一開始便點破"嫌疑人"係假冒著別人的身分在社會上生存,當被識破時即馬上消失,繼續計畫奪取另一個人的生活,讓自己能繼續偽裝用別人的身分活下去....故事循序漸進的鋪陳嫌疑人犯罪的理由,犯罪的手法,如何創造出自己與被害人交會的時點,漸漸的進一步奪取他人的生活.......這本書是以抽絲剝繭的方式詳實敘述每一個事實,故事的高潮及結局也是循序漸進的展開,看到書的最後一頁時,嫌疑人終於出現.....所有的故事也在此時結束~~~~
我大概利用一星期的閒暇時間把這本書看完,這本書有一種讓人捨不得放下的魅力,看完的瞬間有一種"終於看完"的舒暢感~~~

大概過了一段時間我才拆開"嫌疑犯的獻身"的封面包裝,應該是劇情的吸引力不足吧.....我沒啥動力去看.....再加上對於"火車"的感觸太深,一時間無接受其他的懸疑小說(發什麼神經勒~~~好像看了其他的懸疑小說會玷汙了"火車"一樣........)
翻開"嫌疑犯的獻身",一開始就指出高中老師因為深愛隔壁鄰居,在她犯下殺害前夫的行為後,幫忙毀屍滅跡,並且覺得可以利用這樣的共犯關係將隔壁鄰居留在自己身邊....反正這個高中老師就是被形容成"宅男"加上"跟蹤狂"一樣,我愛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之類的角色.......
加上東野圭吾的理科背景,書中加了一堆我聽不懂的數學算式邏輯...拖延我看書的進度及樂趣,常常都要重複上演重找上一次到底看到哪一頁的劇情.......有時不禁懷疑這本書真的紅嗎?

不過,今天我終於看完整本書了~~在書的最後18及19章,劇情急轉直下,"哇塞"是我閱讀時的感覺,看完後我馬上翻到書的前面每一章找尋他說的蛛絲馬跡.....這本書是我一次看懸疑小說在最後有掉下懸崖的感覺.....就是你會發覺你原先走在快到達核心的路上,但是居然在路的中間跌落懸崖的落差感.....抽絲剝繭和循序漸進本來就不是東野圭吾想要的鋪陳方式,他想要在最後告訴讀者你們都走錯方向了~~~接著發覺原來從書的名字"嫌疑犯X的獻身"都有雙重的涵意,X本來就是數學算式中未知的變數,東野圭吾從書名就在暗示讀者"變數"的重要~~~~高中老師不是我認定的"變態自私的占有狂",被害者也不是原先想像的"前夫",就連嫌疑犯X的"獻身",都是藉由不同角色的犧牲所組合而成....

看完這兩本書,我對"火車"的讀後感是有所"感觸",對於"嫌疑犯X的獻身"卻是"震撼"!!!!!!哪一本好看?完全無法比較......

東野圭吾和宮部美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作者!!宮部美幸是利用隨處可見的社會現象,加上她豐富的筆觸及生動的故事情節帶領讀者漸漸的接近核心,會隨著劇情發展逐漸陷入書的劇情,完美的句點將在書的最後一頁...但是東野圭吾卻完全迥異哦!!他的故事情節實在簡單到不行,沒有多餘的評論及情節描述,甚至連書中的對話都是如同生活中會說的字句,劇情略顯平淡,但是在最後轉折卻令人驚訝....帶給我的震撼不是劇情,而是看完後會恍然大悟了解來整本書就是一個"邏輯".......

只是東野圭吾應該在書的前面寫:閱讀本書者請有耐心!!!(不過相信閱讀懸疑小說的讀者都很有耐心,不然不會佳評如潮阿....如果都是沒啥耐心的,這本書的評價還會這麼好嗎?我超級懷疑的~~~~)



P.S:另外,有誰可以告訴我,東野圭吾有在書中寫明事件發生是在"三月九日"嗎?是我漏看找不到嗎?還是他根本沒寫?如果真的沒寫的話....誰想的到阿?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インイン 的頭像
    インイン

    インイン散策

    インイ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